聯系我們

座機:027-87580888
手機:18971233215
傳真:027-87580883
郵箱:[email protected]
地址: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(武漢)

行業資訊

東營構建全鏈條地熱開發的示范模式 培育多元化應用的產業生態

    近年來,作為山東省重要的能源基地,我市瞄準地熱能這一清潔能源,以創新驅動探索能源結構調整新路徑。2023年以來,我市以系統化思維推進地熱能綜合開發利用,通過技術創新與模式突破, 讓埋藏于千米之下的地熱資源煥發新生。這一實踐不僅為城市發展注入了綠色動能,更打造出資源城市轉型的“東營樣板”。


    破冰:破解二十年開發瓶頸的創新實踐


    我市地熱資源分布廣泛、儲量豐富、水質獨特,是省政府明確的“魯西北地熱能綜合開發利用示范基地”重要支點。


    “前期我們摸清地熱資源‘家底’,先后對東營區城區、河口區城區、孤島—仙河地區等8個重點地熱田開展可行性勘查,并對深層高溫地熱資源進行專項探測。”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地礦科科長韓克冰說,“目前,全市已探明中深層地熱資源總量約占全省的30%。”


    依托詳實的勘查數據,我市高標準編制東營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》,在全省率先制定并執行 《東營市地熱資源開發專項規劃》,構建起層次分明、銜接緊密的地熱能開發利用規劃體系。 “最棘手的挑戰在于地熱礦業權與油氣礦業權的重疊問題。”韓克冰的講述將時間指針撥回三年前。作為全國重要的油氣產區,我市全域地熱資源賦存區與中石化油氣礦業權重疊。


    如何破解困局?2022年,一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座談會召開。市政府、勝利油田和中石化新星公司共同謀劃,創新提出“空間分層、立體開發”理念,通過成立山東魯辰能源公司,以“政府引導、 企業主體、市場化運作”模式,實現了油氣開采地熱利用的和諧共存。同年4月,隨著魯辰能源公司取得第一宗地熱礦業權,困擾東營多年的開發瓶頸終于破冰。


東營構建全鏈條地熱開發的示范模式 培育多元化應用的產業生態-地大熱能


    深耕:構建全鏈條開發的示范模式


    在利津縣通威漁業智慧養殖工廠,南美白對蝦在29℃恒溫環境中茁壯成長。總經理胡昭明指著窗外的地熱井說:“這眼井每天可提供350立方米71℃的地熱水,通過梯級利用技術,最終以28℃ 回灌地下。”地熱供暖使養殖周期縮短30天,成本降低80%。這得益于我市“一基地兩樣板”的發展布局,以及“取熱不耗水”的先進技術應用。


    按照《東營市地熱資源開發專項規劃》,全市正著力打造城區清潔能源替代基地,以及地熱能水產養殖溫室種植融合的兩大樣板區。在牛莊鎮雙福花卉基地,智能溫室里的蝴蝶蘭開得正艷, 生產部經理劉福亮算了一筆賬:“用地熱能供暖后,每平方米成本從30元降到10元,每年節約費用超百萬元。”


    為保障開發規范有序,我市在全省率先出臺《地熱資源取熱不耗水開發利用工程建設指南》, 明確10項技術標準。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,5.8億元的地熱清潔供暖工程采用自主研發的負壓回灌技術,地熱能利用率較傳統模式提高一倍,年節約標煤10萬噸。


    “我們建立了覆蓋全市的動態監測系統,實時監控水溫、水位、流量等多項指標。”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副局長王峰介紹說,“目前全市地熱能供暖面積已達1 500萬平方米,替代標煤30萬噸,年減排二氧化碳72萬噸。”


    綻放:培育多元化應用的產業生態


    在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的大明新能源有限公司廠區,一套“鍋爐+吸收式熱泵+地熱”的雙供熱系統正在高效運轉。負責生產運行的副總經理呂海軍展示著實時數據:“通過梯級利用,地熱能貢獻率達到40%,每年節約天然氣200萬立方米。”這種創新模式不僅被納入全省地熱能開發典型案例, 更吸引了省內外20余家企業前來考察學習。


    在政策創新方面,我市積極構建“1+1+10”政策體系,設立專項獎勵資金,創新推出“地熱能開發一件事”審批模式,將備案、環評、取水、采礦等4個環節并聯辦理,審批時間壓縮60%,企業前期成本降低30%。“通過‘三案合一’制度,大幅提升了審批效率。”市政務服務中心自然資源規劃窗口負責人石雪梅說。


    產業協同發展正釋放出令人欣喜的倍增效應。目前,全市共有6個中深層地熱項目納入省地熱能試點工程創建名單,中深層地熱開采井達101口,占全省創建數量的61%。牛莊“清潔供暖無煙小鎮”、吾悅廣場項目成功獲評“山東省地熱能試點工程項目”,5個項目榮獲第一批“東營市熱能樣板工程”稱號。2024年,8家地熱礦山成功創建省級綠色礦山,2025年將努力推動實現省級綠色礦山全覆蓋。


    如今的東營,已構建起“勘探——開發——利用——回灌——監測”全鏈條地熱能開發利用體系。這條綠色能源紐帶,正將城市供暖現代農業、工業節能和生態保護緊密串聯,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。


    在“雙碳”戰略引領下,我市將繼續以創新為驅動,深耕地下熱能開發利用這片藍海,用實踐智慧打造的“東營模式”,形成可復制、可推廣的可持續開發樣板,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綠色動能,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。